河南交通报道
战略联盟 返回主页

洛阳李村街道: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-


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李村街道自20241月挂牌成立以来,面对“重点项目多、矛盾纠纷多、管理难点多,工作效率低、信息化水平低”的治理挑战,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,通过织密党建网络、整合服务资源、强化科技支撑,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。数据显示,20251月以来,该街道事件处置效率从48小时缩短至10小时,信访量下降43.7%,四类警情减少15.5%,治理效能显著提升。

 洛阳李村街道: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

  党建引领 织密基层治理“责任网”

李村街道下辖10个社区,常住人口超10万人,辖区内重点项目云集,包含中州时代、龙门实验室等重点工程及43家规模以上企业,同时面临4个安置小区、5个商住小区的治理压力。为破解“小马拉大车”困境,街道构建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总支—小区党支部—网格党小组”四级组织架构,将辖区划分为38个基础网格、39个专属网格,并配备“两长五员”工作队伍,即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长(由党小组长兼任)、2-3名楼栋长,以及网格警员、治安防控员、物业管理员、卫生监督员、矛盾调解员各1名,形成“一格一员、一员多能”的治理格局。通过推动卫生健康、教育体育、政务服务等职能资源“六进网格”,街道建立网格服务团队,实现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联动机制,让治理力量直达基层末梢。

 洛阳李村街道: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

   创新模式 打造服务群众“直通车”

 针对群众办事难、诉求渠道不畅等问题,李村街道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矩阵。线上开发“美好李村”掌上办小程序,群众扫码即可反映民生保障、矛盾纠纷等诉求,今年累计办理550余件,满意率达98%;线下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,整合便民服务、“12345”热线、网络舆情处置等职能,构建“多网合一、一中心统管”的治理体系。通过线上线下融合,群众诉求实现“受理—转办—反馈”闭环管理,处置时效大幅提升。

 

   科技赋能 筑牢风险防范“防火墙”

 李村街道探索建立智慧化城市综合治理平台,整合视频监控、数据分析等功能,实现风险隐患实时预警、执法案件快速处置。今年以来,依托该平台办理执法案件7起,处置安全隐患48起,协助公安部门破案11次。同时,创新“三调联动”机制,整合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资源,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;针对特殊重点人群,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帮扶机制,通过日常监管、心理疏导、就业援助等措施,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 洛阳李村街道: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

   治理增效 护航经济发展“加速度”

 数据显示,2024年李村街道地区生产总值达16.77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0.4%,经济发展与基层治理形成良性互动。街道负责人表示,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化治理模式,不仅整合了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力量,更通过“技术+制度”双轮驱动,让基层治理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作为”。如今,车辆乱停、占道经营等“城市病”得到有效治理,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显著提升,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(王成帅)

(本文来自http://www.hntvjtbd.com,转载请注明出处)
分享到:


上篇:河南农业大学刘圣勇教授到太康县进行科技服务-------------下篇:暂无